交通运输聚力赋能 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阿拉善盟交通运输系统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亮点纷呈
- 发布日期:2025-09-28 18:40
- 浏览次数:
9月,是第42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阿拉善盟交通运输系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交通运输事业各项工作,通过理论铸魂、宣传聚力、实践赋能,奏响了各民族共筑同心梦的交通乐章。
以“学”筑基理论知识入脑入心
为切实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行动自觉,盟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以强化思想引领为核心,依托多元学习载体,夯实理论根基,推动民族团结理论知识入脑入心。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活动月期间,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30次、主题党日19次;结合民族团结历史佳话与行业实践案例,开展专题党课4次;邀请盟委党校老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北疆文化”主题开展专题辅导讲座,120 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培训。
以“宣”聚力多元服务传递温情
为让民族团结宣传更接地气,盟交通运输系统着力构建 “线上+线下+流动”宣传矩阵。线上传声,政策触达更广泛。依托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持续推送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解读文章以及交通运输系统民族团结工作成效,累计发布相关内容21篇。线下筑阵,服务暖心更便民。充分发挥窗口单位优势,在政务服务窗口设立“民族团结宣传角”;在收费站、养护工区等基层一线服务站张贴宣传海报、绘制主题黑板报;聚焦群众需求,在收费站、政务服务窗口设立“双语服务岗”,提供蒙汉双语政策咨询和业务办理服务。其中,盟交通运输综合保障中心双语服务岗累计服务司乘人员90余人次,盟道路运输和邮政业安全服务中心通过双语服务协助少数民族群众办理道路运输许可等事项。流动宣讲,精准发力更深入。聚焦牧区、社区、重点企业三大关键场景,开展分层分类的流动宣传。组织志愿者深入牧区,为牧民面对面讲解民族政策;联合社区举办民族文化体验活动,拉近民族情感距离;围绕货运源头企业、客运站、快递网点等重点对象,开展民族政策与交通运输领域法律法规专项宣传,推动“三个离不开”理念在交通运输各领域深度扎根。
以“干”赋能民生实事见行见效
为进一步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立足交通运输主责主业,以实干担当践行民族团结理念。执法服务显担当。盟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创新开展“民族团结+执法服务”亮牌行动,设置7处“民族团结便民服务点”,配备应急药品和车辆维修工具;聚焦“打非治违”开展联合执法5次,查处非法营运案件12件;前置执法力量420人次、执法车辆110辆次,在胡杨节、那达慕大会等重大活动期间全力保障各族群众安全出行。基建赋能促交融。以交通基建打通“团结动脉”,国道331线公路等项目进展顺利;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高效推进;包银高铁银巴支线项目路基、桥梁、站房主体工程全部完成;阿左旗通勤机场升级为支线机场项目有序推进。特色服务聚合力。升级“司机之家”运营服务,配备免费WIFI、维修工具、急救药品、应急充电设备等,全方位关心关爱货车司机群体,切实提升出行体验;畅通诉求反映渠道,扎实推进12328热线货车司机接诉即办机制,增设微信小程序专属服务窗口,为货车司机提供“指尖上的便捷服务”。
(文/侍雪梅)